如果還是會在意,那就大方承認吧!

  

最近發現我似乎陷入了一個循環。

每個禮拜六日都會想說,「這禮拜辛苦了,休息一下吧」,但每個禮拜一都會恨自己,「假日幹嘛不多做一點事,非得平日累得半死」,然後一個禮拜過去了,我仍在假日偷懶,平日繁忙,依然陷在這個循環中。

但有天我突然發現,幾乎我認識的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啊!

我們只有兩種狀態,不是在拖時間,就是在趕時間
明明完全相反的兩件事,居然可以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就熱力學上來看簡直是奇蹟阿!於是我仔細想了想其中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拖延呢?
為什麼明知該做的事卻不去做呢?

同樣的問題,在設計人生的課堂上,困擾著大家,也困擾著我。
我寫下那些想做卻沒做到的事,像是每天運動/早睡早起/每週預習上課進度/提前做完工作, 為什麼 這些事情我總是做不到呢?
當我每天早上選擇按掉鬧鐘繼續睡,而不早點起來的時候,我到底在想什麼呢 ?
當我坐在電腦前看youtube耍廢,而不選擇寫作業時,我到底在想什麼呢?
為什麼明明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卻還是缺乏幹勁呢?
這幾件事似乎沒什麼干係,但卻又好像以某種莫名的方式串連在一起,這種感覺的確不太好受。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alarm-clock-1193291_1280.jpg

但幸好,現在的我好像知道癥結點在哪了,想通了就很簡單,只是一個問題而已—— 我到底是為「誰」而做?

別急!我知道這句話聽起來很廢,所以讓我舉個例子好了。

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很在乎別人眼光的人。

當人家在玩社團打系隊的時候,我跑去酒吧打工;當別人在做專題的時候,我跑去到處幫樂團拍片;當別人準備考研焦頭爛額時,我在畫漫畫希望自己以後不要餓死。
我一直以為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但殊不知,我似乎一直很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會顯得如此沒有幹勁,一直拖延,因為只要沒了旁人,多餘的努力就顯得不重要了。


我想,這應該也是多數人拖延的原因吧!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幾乎都來自他人。所以當孤身一人時,又何必再表現得如此執著於工作呢?這樣的心態會產生拖延也只是剛好而已。

那該怎麼辦呢?

當然是會個角度想啦!今天我做的這件事不為別人,而是在挑戰自己。
只要這樣想的話,你就會 一直意識到自己在監督自己,自然就不太會拖延啦!
當然,我們都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這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更重要的,我們還是得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價值觀,這樣才是解決拖延的根本之道。


我們多數人對自己的理解,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學著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然後接受它。相信我,這世界會很不一樣的!

如果還是會在意,那就大方承認吧! 」我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