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評點

  

柴靜《穹頂之下》

今天看完這部2014年的影片《穹頂之下》後,我突然有種自己很無知的感覺。
5年前的影片,拿到今天來看卻依然震撼,不光是影片裡那些駭人的現實或者是講者的高明的演講技巧,更多的震撼其實是來自於我居然不知道這麼個影片,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事情值得我知道,我必須得更努力學習才行。

差點離題了,根據這個影片,我列了以下幾點我覺得它很厲害、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1 從自身有感的問題出發

影片的一開始,主講人在說明她開始進行研究的初衷,原因很簡單,因為她的女兒。
這是個普世皆然的價值,身為一個媽媽沒有道理不保護自己的女兒,因此她的出發點很輕易地獲得大家的共鳴,而也正因為這樣,觀眾們可以快速的理解講者的思維,進而接下來的演講。

2 論證清楚

講者在演講時,雖然會用故事引起觀眾興趣,但在重要小結論時,都會拿出真實的數據來佐證,這讓講者的角色處在一個相對客觀的位置,並且是有「理」的,換句話說,雖然所有的結論都是講者告訴觀眾的,但由於她適時的引用不同訪問片段、數據資料,會讓人覺得這些結論是相對客觀、並且邏輯上正確的,這些為最後講者給予的行動呼籲打下了基礎。

3 理解TA

講者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觀眾是誰,他們內心會有的想法是什麼。
在演講時,她經常會先秀出一串原始數據,然後立即換用觀眾能理解的圖示或比喻,另外,她也會預期觀眾內心的反應,然後將其說出來,塑造出一種「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的感覺。
舉例來說,講者有時會說「所以接下來你會做什麼?對,所以我就去問了某某局」藉由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演講有個緩衝,更會讓觀眾產生好奇、想聽下去,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很了解自己的觀眾。

4 採訪技巧純熟

講者有提到,她原本的職業是記者,因此對於採訪十分在行。在演講中,可以看到她對很多重要人物進行了訪談。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非常會問問題,用一種不會冒犯到人家的方式,問出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並且從受訪者的話語中,找到新的問題追問下去。

我想,這個技巧對於她在理解這整個議題來說幫助甚大,因為若是只查資料和研究,是不可能知道這項議題真正的癥結點的,唯有前往第一線進行訪談、考察才可能得到較真實的答案,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認為她得出的結論相對寫實。

5 提出具體的可能解方

這個演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有提供觀眾可能的解法,並透過自身改變的小故事,暗示大家其實每個人都做得到,並且用其他國家的成功案例,讓大家看見希望。
這點很重要,因為大家聽完這個演講後不是就算了,而是能實際為這個議題付出努力,並且進而影響更多人。

6 好的演講技巧

最後我必須得說,這位講者用了非常高明的演講技巧,讓整場超過100分鐘的演講,沒有絲毫冷場,以下是幾個我看到的點,

  • 故事和數據交錯
    在引起大家感性面的同時,也用客觀的數據來說明真相。
  • 演講和影片交錯
    同樣的道理,讓觀眾的焦點進行轉換,一直看某個同樣東西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 邏輯清楚
    內容多卻不雜亂,在講數據的時候也會引用實例,並且不時加入親身的經歷更添加說服力。
  • 適當運用幽默
    演講中有幾次運用幽默,例如她老家的退出汙染第一名布條等,讓觀眾的心情適時得到放鬆,這也是提升注意力的好方法。
  • 強而有力的行動呼籲
    基於以上幾點,觀眾幾乎是全神貫注的在聽她演講,因此非常理解講者的脈絡,所以當她在最後提出行動呼籲時,效果是非常強的,不光是她最後的故事感動了人,更是因為她有完整的理論基礎和好的傳遞模式,才發揮出最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