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坎城影展初體驗,三日通行證要怎麼申請?

  

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和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影展(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德國的柏林國際影展(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並稱歐洲三大影展,每年五月中旬在法國舉辦,為期約兩週。

2018 年開始,坎城影展官方推出了「坎城三日(Three Days in Cannes)」通行證,讓對電影有興趣的年輕人也能夠參加這場盛事。

2022 第 75 屆坎城影展官方主視覺


坎城影展有哪些通行證?

坎城影展有很多種不同的通行證可以申請,像是媒體通行證(PRESS ACCREDITATION)、電影愛好者通行證(CINEPHILES ACCREDITATION)等等。

詳細的種類以及條件,可以參考官網

坎城影展官網截圖


坎城影展三日通行證

坎城影展三日通行證(Three Days in Cannes),相對來說,是較容易取得的一種通行證,只要你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即可申請。

  1. 介於 18 至 28 歲
  2. 對電影充滿熱情


申請時間

今年的申請時間是 2022.03.01 – 2022.04.15

每年的申請時間依官網公告為準,建議愈早申請愈好,因為每年可能會有人數的限制,太晚申請的話,通過的機率就比較低。


申請需繳交文件

護照文件、證件照、動機信、個人作品簡述(非強制)

動機信的部分,我是以英文書寫,簡述我自己為什麼喜歡電影、和電影有什麼淵源等,內文約 400 個字左右。


申請流程

首先,到坎城影展官網的「My Cannes」註冊帳號,然後點選「NEW ACCREDITATION」,選擇「Three Days in Cannes」,填入上述的資料。

Three Days in Cannes 申請頁面

再來,你必須要選擇想要參加的梯次。

以 2022 年為例,影展期間是從 5/17 到 5/28,共有三個梯次可以選擇,分別是 5/18 到 5/20、5/23 到 5/25、5/26 到 5/28。(我選的是最後一個梯次)

最後,從 2021 年開始,申請人必須繳交 20 歐的環境費。(之前申請是免費的)

繳費完畢後,就完成申請了!

申請完成確認信件


我的申請經驗

我當時是 3/29 送出申請,3/31 收到通過信,速度算是滿快的。

但還是建議大家,即早送出申請,我有一些朋友壓線申請,結果最後都沒收到通過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數太多的關係)

申請成功信件


前往坎城影展之前

如果你覺得申請完通行證就大功告成,那麼只能說你大錯特錯,因為真正困難的地方才剛要開始。


住宿、交通

坎城影展是在法國南部的坎城舉辦,這個地方平時並不是一個著名觀光勝地,但每年坎城影展舉辦期間,會湧進極大量的電影愛好者、觀光客,住宿一位難求、火車票超級難買。

所以奉勸各位,確認拿到通行證之後,就要馬上開始訂房間、訂火車票,不然愈靠近影展期間,住宿費用跟交通票的價格,都會讓你望之卻步。

坎城在法國南部靠地中海的位置


穿著

坎城影展中,除了 GRAND THEATRE LUMIERE 廳之外,其餘廳次並無硬性服飾規定,多數人穿得偏休閒,太陽眼鏡是必備,因為五月中旬的南法,真的非常熱。

而 GRAND THEATRE LUMIERE 廳就比較不一樣了。

每天晚上超過 19:00 ,觀影的條件就變得極為正式,必須著正裝進入。

男生必須穿成套西裝有跟皮鞋領結(領帶不行);女生也必須穿禮服有跟鞋子
除此之外,不能攜帶背包、提袋,必須自己想辦法找地方寄放。

在 GRAND THEATRE LUMIERE 廳的入口,有一個很嚴肅的經理會仔細檢查你的穿著,如果不符合條件就無法入場,當時我就看到好幾個人因為穿平底鞋、沒有領結等而被請出去。


時間表

去坎城影展之前,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研究自己到底要看什麼

影展開始前幾天,我們收到了一份正式的時間表,註明什麼時間、在哪裡、播映什麼電影。
整份文件都是用法文寫的。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看了每一部有興趣作品的簡介、預告片、導演過去作品等,然後列出自己有興趣想看的片單。

由於官方片單和時間表通常都是幾天前才會釋出,因此建議可以多看官網Facebook 介紹,提前了解本屆播映的片有哪些,才不會像我們一樣前幾天手忙腳亂地研究片單。

💡 備註:
還記得申請三日通行證的時候需要選擇梯次嗎?
當時完全沒有時間表可以參考,只能盲猜,期待去的時間能有自己想看的片。

這次我們選擇的是最後一個梯次 5/26 – 5/28,個人覺得還 ok ,因為已經可以看到前面梯次的人遇到的問題,也比較有人可以問;但缺點是,接近影展尾聲,感覺沒有體驗到最熱鬧的時候,尤其是最後一天,有些影廳已經結束放映。

如果再選一次的話,我可能會選擇中間的梯次(5/23 – 5/25)參加,整體體驗應該會更好。


坎城影展官方/非官方單元

介紹了映演時間表,也大致介紹一下坎城影展內的不同影片類型。

1. 競賽片(Long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In competition)

最熱門的一個類別,每個晚上會有一部競賽片在 GRAND THEATRE LUMIERE 廳首映,也會有走紅毯的流程,通常大家就是在這個時間看明星、要簽名。

坎城影展紅毯盛況,多數時候就是一團 mess

近期台灣上映的《未來犯罪(Crimes of the Future)》、《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嬰兒轉運站(Broker)》等都是屬於這個類別,也是台灣片商最喜歡引進的片種之一。

2. 非競賽片(Longs métrages hors compétition, Out of competition)

同樣是長片,但不會列入競爭獎項的名單中。

今年的《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法屍浪漫(Coupez !)》都是以非競賽片的形式播映。

3. 一種注目(Un certain regard)

偏向議題導向,有比較多元的風格和類型。

這次參加坎城影展沒有看到「一種注目」的片,這種片台灣片商通常也不太會進,之後要再看到會比較難。

4. 競賽短片(Court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Short films)

5. 電影基金會(Cinéfondation)

從全球電影學院提交的作品中選出。

6. 坎城首映

7. 特別展映

8. 坎城經典

9. 海灘放映(Cinéma de la plage)

每天晚上會有一場在海灘放映的電影,搭著海風看電影,超級 chill。

Cinéma de la plage

10. 導演雙週(La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 Directors’ Fortnight)

平行單元,放映短片、劇情片、紀錄片。
李安的《飲食男女》、易智言的《藍色大門》都曾在導演雙週放映過。

網路上有看到其他人分享,觀看導演雙週的影片需要額外付費,但因為我這次剛好都沒看到導演雙週的片,所以詳細情況不確定。

11. 國際影評人週(Semaine de la Critique, 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平行單元,分為長片競賽片、長片特別放映、短片競賽片、短片特別放映。
這次看了長片競賽片的《達爾瓦(Dalva)》,個人滿喜歡的。

12. ACID(Association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Independent Cinema)

平行單元。
這次看了《如何拯救死去的朋友(How to Save a Dead Friend)》,超級喜歡,滿分 10 分會給 10 分。


第 75 屆坎城影展

講了這麼多前情提要,終於可以進入正題,聊聊我今年參加坎城影展的心得。

我跟坎城影展 logo


坎城交通 PALM BUS

有申請到通行證的人,可以於坎城影展期間,免費無限次數搭乘坎城的公車(PALM BUS),方便各影廳間移動。

PALM BUS 免費搭乘 QR code

我個人覺得這個設計很棒,一方面響應環保,讓大家多搭大眾運輸工具;另一方面,有些影廳確實是比較遠,需要坐半個小時以上的公車才會到。

💡 備註:
有免費的公車很棒沒錯,但坎城的 PALM BUS 標示真的很難懂,待了三天還是沒有搞懂過。
建議大家要去之前可以花點時間研究一下。


換取通行證

5/26 到坎城後,我們先去飯店放行李,然後就去換我們的三日通行證。

換證的流程很順利,核對了我們的護照後,當場印製出通行證,額外贈送了今年坎城的海報和口罩(聽說之前會送背包,但今年因為響應環保就取消了QQ)。

三日通行證 (Badge)


觀影行程

以下是我們 5/26 – 5/28 三天的行程表

5/26


11:00 La Cinef Programme 4
14:00 How to Save a Dead Friend
20:20 R.M.N.

5/27


09:30 DALVA
14:10 Broker

5/28


13:50 Crimes of the Future
16:30 PACIFICTION

大家擠在一起排隊看紅毯

我覺得一天看 2 部片是剛好,看 3 部以上就會略顯疲憊,因為別忘了,除了看電影之外,很多熱門競賽片都是需要提前去排隊的。

譬如在看《嬰兒轉運站(Broker)》和《未來犯罪(Crimes of the Future)》前,我們都排了 2 個小時以上,更別提我們排了 2 次 GRAND THEATRE LUMIERE 廳,結果都以失敗告結。

排隊的地方沒有遮陰,完全是大太陽曝曬,再加上我穿著一身西裝,那三天可說是心力交瘁。

如果你選擇看一些冷門片,可以省去大量的排隊時間,也可以穿得比較休閒,這就看個人怎麼選擇啦。

大家辛苦地穿著正裝排隊


觀影體驗

我們這次看的幾部電影,都有英文字幕,若是非法語的電影,則會另外有法文字幕。
主講人在介紹影片時,也會用英文、法文兩種語言一起介紹。

整體來說,我覺得在坎城影展中遇到的觀眾素質都不錯,看電影時很專心,看完電影會鼓掌。(除了最後一場 PACIFICTION,超多人沒看完就走了。)

但官方制度設計上卻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

像是通行證發太多,據說以前從來沒有像今年排隊排這麼久過;又或者是,官網很常當機,要拿票拿不到、要看行程也沒辦法。

參與坎城影展的這三天,我只覺得到處都人很多,多到有點不舒服的那種,讓我對這場電影盛事,稍微扣了一點分數。

而在排隊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少亞洲面孔,會講中文的人也不少,我們有遇到來自香港、台灣、中國的留學生或交換生,大家都對電影很有興趣,所以自然可以很快地聊起來。

綜觀來看,我覺得今年參與坎城影展還是個相當不錯的體驗,也順便把過程記錄下來,若之後有人有需要,可以當做參考。

大家在沙灘上看《E.T.外星人

本網站沒有放置任何廣告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在下方拍手圖示按 5 下。
( 需登入Google 或 Facebook,即可【免費】支持我繼續寫作 )